第一次騎車去北海岸是六年前,
1999年,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暑假。
一行人倒底有幾個人我已經忘了,
只記得路上出了車禍,晚上住在金山青年活動中心,
其他,大概都隱藏在大腦的最深處裡。

六年後,2005年7月16日,
又再一次前往我個人覺得北台灣最漂亮的地方-北海岸。

沒有目的地,沒有時間表,反正沿路上看到什麼,
喜歡的就停下來,不喜歡就直接跳過。

第一個停留的地方-淺子灣。
應該算是個開發到一半的海灣,沒什麼特別的設施,
有的只是一些施工的工人、機器,和一些和我們一樣做短暫停留,欣賞蔚藍大海的旅客。

騎車北上,沿途有大海的旁伴,還有颱風前夕的豔陽,很曬!幾乎快把人給蒸發。
接著就到了停留的第二站-白沙灣,
印象中上次來白沙灣,是一個沒有人管理的海灣。
這次看起來好像是有那麼一點點的規劃,
有 沒有坐在高台上的救生員,
有 六點以後不得下水的警示牌,
更妙的是,走向海邊沿路上都是蘋果報導什麼時候淹死人,
什麼時候又失蹤幾個人,很怪!
一邊像是在經營,一邊又勸阻人不要下海,
唯一合理的推斷是,白沙灣有兩個不同的單位在管理。
不過,我相信大多數來到白沙灣的人都不會理會那些,
玩耍第一,安全第二。
我大概是最保守的遊客,只在淺水踏踏浪,雖然還是被海浪噴的一身濕,
也許,下次再來克服對大白鯊給我的大海恐懼症。

一路上天南地北的亂聊、嬉鬧,不知道跳過幾個景點,到了富貴角,
這個台灣最北的燈塔,雖然我們一直把它叫做鵝鸞鼻。
風景很不錯,有澎湖的感覺,
不過相當大的缺點是沿路上沒有垃圾桶,
難怪海岸到處都是遊客留下的紀念品。

跳過了以肉粽、燒酒螺聞名的十八王公廟,來到了石門洞,
我沒什麼地理的常識,應該是個海蝕洞,
然後地殼抬升,所以就形成現在的景觀,
海岸邊有一個造形還不錯的白色小橋,
我找了兩個看起來很專業的攝影愛好者幫我們照了合照,
我知道我的相機應該乘10都沒有你們手上的貴,
不好意思,委屈你們了,不過我也沒什麼要求,幫我兩個人都照進去就可以,
隨便照照就好,這樣應該還好吧!

不知不覺到了金山,看到了陽金公路的牌子,
再次呼應前面沒有目的地,沒有時間表,
決定從陽金公路回去,
在路邊的小吃吃了炸地瓜、芋頭米粉湯、竹筍湯和溪蝦,
穿梭在陽明山的雲霧中,返回台北。

很熱很曬,雖然我原本就不白,但是,好像又明顯的黑了很多。
不過,就像前幾年很紅的”我愛夏天”一樣,
「每到夏天,我要去海邊,海邊有個漂亮高雄妹…」
澄清一點,我愛的是可愛內湖妹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賴定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